國家辦公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副主任李繼光說,他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質量問題有50%-60%是原材料不合格所致,除此之外是由工藝、工序、設備精度、人員的責任心等因素導致。他以沙發為例,沙發內部材料的相關國家標準是“四面刨光材”,但在生產過程中,可能個別生產人員的責任心不強,導致帶有樹皮的不合格材料最后被用到產品中。“客觀說,辦公家具的質量問題是有些生產企業能控制的,比如上面談到的人的責任心、油漆加工工藝質量控制等;而有些則是上游企業供應的原材料造成的,比如人造板材。”李繼光談道。
辦公家具加工本身是一個物理加工過程,通常不是產生有害物質的主要原因,導致辦公家具有害物質產生的根本原因為自其原材料。一般來說,工藝、工序等環節出現問題可以采取補救措施,而原材料的質量問題在家具成品階段發現則很難彌補,因此家具的質檢說到底基本上是對原材料的檢測。現行辦公家具的質量檢測分為兩種:一是監督抽查檢測,二是企業自己送檢。質檢往往是“成品”的檢測,即家具企業生產一批產品后,拿出其中一個成品進行檢測,因此檢測的重點在“成品”。
這種檢測成品的做法類似“死后驗尸”。一旦質量問題由原材料所致,只能銷毀整批辦公家具,朱長嶺理事長采用一個形象比喻來分析檢測環節后置所帶來的弊端。他認為這種做法不僅浪費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,而且與國家現行大力提倡的低碳環保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;質量不合格的辦公家具流放市場,對公眾的健康危害更是難以估量。